(前排提示:本教程僅適合兩塊SSD以及以上的卡基使用)(前排再次提示:本教程同時適合機械硬盤!)
(PS:此貼來自我2015年在顯卡吧發(fā)的帖子,本人經(jīng)過了長達3年的使用,SSD至今正常使用,寫入量超過了10TB,壽命依舊100%)首先感謝一下巨硬提供的這個功能,其實是一個很老的功能至少在Windows XP上都可以實現(xiàn)。沒錯!就是建立磁盤帶區(qū)卷!你可以理解為RAID。先上跑分圖:
先說明一下使用的一些注意事項推薦大家使用兩塊相同的SSD型號(包括大小)否則,成功合并后一律按照空間最小,性能最低的那一塊為準!
好了,教程正式開始!首先你需要準備兩塊或者以上的SSD(機械也是一樣)注意:不推薦兩塊不一樣的,因為合并成功后性能會按照最低的一塊運行。
(接下來的圖我還是放我3年前的截圖吧,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使用這個硬盤了)。
打開磁盤管理(不知道在哪里的請自己網(wǎng)上搜索)在其中一塊磁盤右擊選擇建立帶區(qū)卷這里注意一下,需要是兩塊未分區(qū)的硬盤!(如果已經(jīng)分區(qū)了,請先刪除卷)。
然后選擇你需要的和你主盤組合的那塊磁盤。
然后請勾上快速格式化你可以默認分配單元大小也可以和LZ一樣選擇64K,至于為什么我就不詳細說了,這個比較玄學(xué)(I/O性能稍微有提高,但是4K文件會占用更多空間)。
最后等待完成。
然后在磁盤管理里面可以看到,已經(jīng)變?yōu)榫G色就說明成功了由于LZ是兩塊不一樣的SSD,大小也不一樣所以會以空間最小,性能最低的一塊SSD為準才會出現(xiàn)14.91GB的浪費空間再一次提示最好使用兩塊一樣的硬盤。
從跑分測試來看,我的M550僅僅負載了20%的性能而我的M500卻達到了68%,這足以證明我剛剛所說的會以最低性能的一塊為準。
所以啊,卡基們千萬別跟我學(xué),當(dāng)然你條件實在不行也只能將就一下,性能也是足夠使用的啦!!!!!!
這是高負載傳輸測試,對CPU壓力比較大因為RAID后處理器就相當(dāng)于主控芯片了。
成功組成軟RAID后,在硬件列表里面依舊能看到兩塊邏輯硬盤,而不是像硬RAID一樣直接為一個邏輯硬盤。
還有朋友再問是不是會犧牲一半的容量,LZ告訴你并不會哦前面我只是說會以最低容量的一塊為準來合并比如最低是200GB,你疊加后就會達到400GBLZ是兩塊256+240合并到447GB。
這個其實是樓主3年前用的英睿達M550和M500兩塊硬盤,現(xiàn)在樓主用的是兩塊三星EVO750 256GB。
如果你也是用的三星硬盤,可以使用三星的Magician軟件,來再一次提高SSD性能。
原理是使用RAM來緩存反復(fù)讀寫的文件,特別是4K文件,以此提升性能,這個適合內(nèi)存比較大的電腦,推薦16GB以上,我是64GB的。
我的960寫入也破10TB了壽命很正常的,大家完全可以不用擔(dān)心出現(xiàn)問題。
除非你的SSD本身就存在問題!
我的兩塊750平均寫入4.7TB,因為組成RAID后,寫入量也是平均分配的,其實總寫入應(yīng)該超過9TB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