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一幅溫暖人心的畫面在安徽滁州技師學院上演。摔傷老人的家屬滿懷感激,手捧錦旗與鮮花來到校園,向我校社會文化藝術(shù)系24級藝考升學班的李冰冰和徐紫軒兩位同學表達深深的謝意。

時間回溯到5月17日下午3時許,在明光路大橋附近,趙春華老人不慎摔傷,現(xiàn)場情況危急。彼時,李冰冰和徐紫軒兩位同學恰好路過,目睹這一幕后,他們沒有絲毫猶豫,勇敢地伸出援助之手。
據(jù)兩位同學回憶,當時看到老人血流不止,心中雖也有一絲害怕,但內(nèi)心的善良和責任感讓他們不能對老人的安危視而不見。于是,兩人迅速商議后,立即上前仔細查看老人的傷情。在安撫老人情緒的同時,他們冷靜且迅速地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和110報警電話,隨后一直守在老人身旁,在醫(yī)護人員和家屬匆匆趕到后默默離開。
這兩位同學的善舉并非偶然,而是他們?nèi)粘?yōu)秀品德修養(yǎng)的自然體現(xiàn)。據(jù)了解,李冰冰同學平日里總是樂觀開朗,積極參與集體學習活動,展現(xiàn)出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而徐紫軒同學則深受良好家風的熏陶,性格活潑開朗,富有擔當精神,在學習和生活中都表現(xiàn)出色。班主任也對兩位同學平日里的表現(xiàn)贊不絕口,稱此次善舉是他們長期積累的優(yōu)秀品德的集中展現(xiàn)。

校黨委委員張婷婷、學生處處長施文對學生的善舉提出了高度表揚,并在全校范圍內(nèi)進行了通報表揚,號召全體師生向他們學習。張婷婷在座談會上強調(diào),危難時刻顯擔當,細微之處見真情,在老人受傷的緊急關(guān)頭,我們的同學沒有猶豫、沒有退縮,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當代青少年的責任和擔當,傳遞了正能量,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份善舉不僅展現(xiàn)了我校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zhì)和人文關(guān)懷,更是學校多年來堅持立德樹人教育成果的生動體現(xiàn)。他們用雙手托起生命的尊嚴,用行動擊碎冷漠的質(zhì)疑,給“扶不扶”這一熱議社會問題予以最標準的答案。
這面承載著老人家屬深深感激的錦旗,不僅僅是對李冰冰和徐紫軒同學見義勇為行為的肯定與褒揚,更是向社會傳遞出一種明確的價值導向——善意不應被畏懼束縛,每個人都應勇敢地釋放內(nèi)心的善良。

老人的家屬在座談會上也是難掩激動之情,他動情地表示:“若沒有兩位同學的及時相助,老人的后果真的不堪設(shè)想。”他特別提到,學生們這種不假思索的見義勇為行為,是他們長期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結(jié)果。“這樣的善舉值得全社會共同贊揚,只有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消除顧慮,勇敢地去釋放善意。”

目前,得益于兩位同學的及時救助,老人的傷勢已逐步恢復。從充滿知識與歡笑的課堂到車水馬龍的街頭,李冰冰和徐紫軒同學用一次勇敢的伸手,完美詮釋了新時代青年的擔當與責任,更為“扶與不扶”這一備受關(guān)注的社會命題交出了一份溫暖而有力的答卷。他們的善舉如同一束微光,照亮了人們的心靈,也為構(gòu)建更加美好的社會注入了一股強大的正能量。
(撰稿:趙沁菡 初審:陳海珍 復核:李強 終審:張婷婷)